去年的這個時候,我一直處于焦慮狀態。
我到底是讓老大繼續在幼兒園上大班,還是把他送到幼小銜接班。
幼兒園環境熟悉,輕松愉快吃得好;
幼小銜接聽起來好專業,上小學肯定能適應得更快。
那個時候懷二寶快五個月了,我總是擔心自己會顧不過來老大的學習。
我不指望他上一年級就多拔尖兒,但是起碼不能跟不上,或者太費勁。
所以最后決定上幼小銜接,我更多的考慮就是讓他提前學點兒什么。
我先是參觀了三個家附近的幼小銜接班,考察的是教學理念,課程安排,師資水平,當然還有校舍,午睡條件,飯食安排,等等。
后來在基本選定了其中一個之后,
我找了好幾個人做調查,
有之前上過這個幼小銜接的,有從幼兒園直接上小學的,有未來我們要上的學校的老師。
我心思如此之縝密,考慮得比當年決定是不是要嫁給老張還要周全。
孩子今年九月就要上學了,在幼小銜接班也已經上了大半年時間,
我感觸還是挺多的。
其實幼小銜接班對于孩子來說,最大的收獲不僅僅是學了什么,而是自理能力,學習能力的提高。
或者比較通俗的說法, 就是讓孩子認命并且做好要上學, 要過不一樣日子的準備了。
幼小銜接班,我覺得還是有必要上的。
有人和我打架了,我就不上,不上就不行嗎?
當然不是!如果你的孩子聰明伶俐,坐得住,愛讀書,自理能力強,學習習慣好,
再加上你又是個耐心教導TA的老母親,那fine。
如果完全不是,那什么仇,什么怨,讓你什么都不做,就把孩子扔進小學了?
最近和好幾個媽媽聊天,都問我孩子現在上的幼小銜接學校怎么樣?
媽媽們都是問題寶寶,我干脆把這些都整理出來,沒準兒對更多的人會有幫助。
Q:幼小銜接不就是學拼音,學算術嗎,上學也學這些,所以有必要提前學嗎?
A:小學第一學期的上半學期老師會完成拼音的教學,大概時間在一個多月吧。這對于完全沒有接觸過拼音的孩子,會比較抓狂,因為進度真的很快,一開始真的很難理解。
幼小銜接會用半年的時間來專門講拼音,孩子的基礎打得非常牢固。
上學時,老師一講,相當于一個提醒,很快就記住了。
數學在幼小銜接階段就學20以內加減法。數字的分與合,翻來覆去的。
別小看這20以內的加減法,這是整個小學數學運算的基礎。
很多人說不上幼小銜接,一個理由就是那些上的孩子領先不了多久,
也就半學期,下學期別的孩子就都追上來了。
但是就這半學期,孩子的自信心,學習的興趣,就會不一樣。老母親陪讀的日子也會不一樣。
更何況,銜接的是好習慣。有好習慣的孩子,才能進步快。
Q:提前學了,孩子都會了,上學了就不聽講了怎么辦呢?
A:學過了,一些知識也是會忘記的。提前了解一下,讓孩子有基礎,是為了一年級上課時更好理解,更容易接受。
Q:除了拼音認字算術題,幼小銜接還學什么呀?
A: 幼小銜接重要的是銜接, 而不是學多少字兒,算多少數。而孩子直接升學銜接不上的不止是知識,更多的是很多習慣和入學需要具備的能力。
如果參考一些兒童教育書籍,考量孩子入學成熟水平的能力包括:
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運動協調能力,知覺轉換能力,數學準備能力,語言溝通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品質。
Q:我們幼兒園也有幼小銜接課,學得比你說的幼小銜接班還要多哦!
A: 學得多,學得扎實嗎,甚至,對嗎?聲母,韻母,復韻母,整體認讀音節,數字的概念,這些入門的知識,教得不對,不專業,不如不教。
幼小銜接班每門課程都是專業的老師教。孩子現在的學校一部分老師是有多年小學一線教學經驗的退休老教師,他們的教學經驗是很大一筆財富。很多年輕老師是北師大學前教育專業的,北體院體育專業的,民族大學藝術教育專業的,他們有很多先進的理念和熱情,讓孩子愛上學習。學校每周都有校內培訓,每學期都會參加教委的培訓,備課。
Q: 幼小銜接班有必要上一年嗎?上一個暑假兩個月的集訓班不行嗎?
A: 銜接的是習慣,不僅僅是知識。目前的幼小銜接班分一年班, 半年班和暑期班, 我覺得如果有可能,選擇半年或者一年的會比較好。這其實也是我更傾向不是媽媽在家自己教的原因,銜接的是習慣,所以環境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Q: 你剛剛說了那么多孩子上學需要具備的能力,習慣,你具體說說都是什么,幼小銜接怎么培養的?
A:那些習慣呀,能力呀,我用自己的理解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聽得懂的說得出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老師每分鐘要求說話不能120字。但是上了小學老師可不會再慢悠悠的說,小朋友們,我們干嗎干嗎吧。老師說話一般都快,一件事兒說完了,真有的孩子什么都沒記住,一節課上完了,什么知識都沒記住。
在幼小銜接班,老師完全和幼兒園不一樣了,正常語速,一個事兒不會說很多遍。而且很多課程的設置,都是在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和抓取信息的能力。比如有專門的閱讀與表達課,比如下半學期,所有的作業老師不再發到群里,而是讓孩子自己記錄。
調整自己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很多孩子,尤其是從國際或者私立幼兒園直升公立小學的孩子,上學后不適感會很明顯。
幼兒園都是一個小圓桌或者方桌,四五個小朋友圍坐在一起,沒事兒聊個天兒,想請假請假,完全沒有緊張感。
但是小學就完全不一樣了,一人一個小課桌。很多事情,比如坐好,上課不說話,都是理所應當的,做到了,老師不會特別表揚你,做不到,可能還會批評你。這樣,小孩兒的心理落差就會很大了。
每年十月就是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厭學高發期。就是因為一個月的新鮮勁兒過去了,孩子發現,我去,這學我得天天去了,不是鬧著玩的,太不適應了,不想去了。
幼小銜接,更多的讓孩子有一個紀律和作息上的銜接。一人一個小桌子小椅子,最后兩個月鍛煉趴在桌上午休的習慣,中午吃飯的時候自己拿餐盤取餐。別小看這些點,有了這個銜接,孩子更容易適應小學生活。
自理能力:
我們選擇的幼小銜接班特別重視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
自己收拾書包,準備書本。自己刷水壺接水,課間知道喝水,上廁所。每個月學校都有社會活動,孩子需要知道活動安排是什么,需要知道必須跟好老師。每年還有一次冬令營和一次夏令營,需要過夜的那種,孩子必須自己洗漱穿衣,取餐,收拾。
我一個朋友告訴我,她女兒一年級班里真的有小朋友不知道課間得喝水,或者課間就知道玩,不知道上廁所尿褲子的。
體育運動能力:
跳繩是很多家長的噩夢,也曾經是我的。孩子一開始動作真是不協調,也懶。但是這個沒辦法,必須得練習。小學是有達標任務的,跳不到一定數量就是不達標。很多幼兒園沒有這樣的強化訓練,但是幼小銜接有。
這次參加學校的運動會,孩子的班級在六個校區三十個班的跑跳接力比賽中,得了銀牌。
數學能力:
數學能力絕對不是會加減法這么簡單,是要有數學思維。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較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對未來孩子推理能力,判斷能力的培養都很有益處。很多孩子數學掰赤不不開,和比較這個概念從一開始沒搞明白有很大的關系。
孩子知道3-2=1,在幼小銜接班里,除了孩子會計算這道題目之外,老師還會教孩子3比2多1,同時也可以說2比3少1。老師會鼓勵孩子在看到別的計算題時,也去比較,舉一反三。
數學思維是幼小銜接很重要的一門課,除去單純的數學計算, 通過認識鐘表,認識錢等等,讓孩子認識到數學是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讓孩子學的更有興趣。
學習習慣和品質:
我有一個親戚,孩子在上小學一年級時特抓狂。每次寫作業老師都給退回來,要求重寫。不是這個橫長了,就是那個豎短了,不是這個字從格里出來了,就是那個字寫歪了。
家長別覺得老師事兒多,也別總覺得今后都是電腦寫字了,寫成什么樣無所謂。
因為孩子在一開始學的時候,學得就是一個嚴謹,一個規矩。
學校有的時候會考試,但是并不提前告訴孩子。老師說,考試考不好沒關系,錯了,也沒關系。錯了,就知道自己哪兒學得不好,哪兒不會了。慢慢的,孩子自覺養成了預習和復習的習慣?,F在基本學完三課,孩子就會要求我幫他聽寫生字。
另外幼小銜接會教孩子如何看懂題目,這太重要了。好多孩子考試不知道寫什么,就是連題目都看不懂。
有的媽媽說,我就是不想讓孩子上幼小銜接。
沒問題,因為習慣你在家培養也不是不行。只是一定得付出,不能光說不練。
有幾點比較容易做到:
一是在大班時,尤其大班下學期,最好不要無故請假。每天上學也不要無故遲到早退。
你不銜接起來,孩子上學了真的很難收心。
二是鍛煉孩子坐得住??磿?,給買一個點讀筆聽書,甚至玩一個玩具,坐40分鐘,別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
三是鍛煉孩子記憶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復述故事。大量的講,聽,大量的復述。復述的時間以晚上睡前這段時間最好。復述完了,就睡了,沒有別的事兒干擾,記得牢。
四是數字的感覺要培養。多少,大小,數字的分與合。孩子數感好的,不用看到數字就可以反映出來,數感不是特別好的,就多擺擺小棍兒。
五是英語要接觸。一年級上半學期不學26個字母,直接學簡單的對話??赡苁桥潞⒆?6個字母發音和拼音混了吧。所以之前一點兒不接觸英語的孩子絕對是麻爪兒的。
還有我得由衷地和一些媽媽說兩句貼心話,
如果你的孩子成天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不愛看書,就愛招貓逗狗,一會兒都坐不住,
我建議還是找地兒先讓TA適應一下吧。
免得一年級時太影響你們親子關系。